当前位置:热点 > >正文

每日精选:淮滨县:员工网上吐槽“前东家” 法院这样判


【资料图】

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记者赵震江 王京玲 汪俊(通讯员:王晓薇)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等是时下人们十分热衷的表达方式,但若发表不当言论小心可能会构成侵权

近日,信阳市淮滨县法院审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判令被告公开赔礼道歉。

案件回顾

2022年12月9日,被告付某通过面试入职原告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从事临时客服工作,之后于12月16日离职。因为工资问题,被告先后在小红书APP上发布“讨伐”公司的言论,其曝光公司的经营信息引来诸多网友关注和评论。近日,原告以侵犯法人名誉权为由向淮滨县法院起诉,要求被告付某公开道歉并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三千余元。

淮滨县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应以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为限度,应当尽到谨慎注意义务,不得因此而损害他人名誉。本案中,被告与原告公司发生纠纷之后,其若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通过劳动仲裁或其他合法途径,但被告作为原告聘用的专业客服人员在小红书APP发帖,该内容无法证明其言论的客观真实性,该主观性言论超过了合理限度,并在一定范围内被点赞与评论,主观上存在过错。被告作为原告聘用的客服人员,在小红书上发帖的行为客观上对原告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关于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三千余元,原告未能够提供被告行为对公司造成损失的相关证据,故本院对此项诉求不予支持。法院判决后,被告付某在相关公众平台上向原告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开赔礼道歉。

法官提示

随着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公众言论空间日益拓展,畅所欲言,但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公众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仍要谨言慎行,坚守道德与法律的底线。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网络平台上以贬低他人名誉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可能违反法律。尊重、保障他人的名誉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对于通过网络侵犯名誉权,当事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留存证据:网络平台账号头像或相册照片的辨认、社交平台发出的内容、聊天记录中透露的身份信息、通过其他证人作证来证明该网络平台账号主体身份、网络平台账号是否使用了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第三方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或公司的协助调查等。受害人需要提供原始、真实和完整的可以证明网络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电子证据,其必须保证电子证据和其他证据之间存有关联性,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受害人可以将网络平台发布内容记录、拍摄下来并保留原始、客观、真实的信息,也可选择公证或者电子存证的方式固定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