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点 > >正文

心理学:父母的“隐性攻击”,看似爱孩子,其实是在伤害孩子

在网上看到一个热搜:

孩子喜欢看电视,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坐在电视面前,常常看到很晚才去睡觉。


【资料图】

而父母为了教训孩子,要求孩子一直看下去,让孩子看完通宵为止。

孩子说:“我困了,想去睡觉”。

父母说:“你不是想看电视吗?不看完通宵,就不准去睡觉”。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孩子想吃雪糕,于是父母买来很多雪糕看着孩子吃。

“你不是想吃吗?那就把这些吃完吧。”

孩子想要做什么事情,父母也不冲着他发脾气,只是要求孩子一直做下去。

即使孩子想要停止,父母也会要求孩子接着做,直到孩子服软为止。

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让许多网友拍手叫好。

但这种行为,却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隐性攻击”。

-01

什么是“隐性攻击”?

可以理解为:

我不会攻击你,也不会打你,更不会指责你;

而是将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不断压制着的愤怒,通过“隐性传递”的方式转移到对方身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

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在许多时刻,父母内心都产生过“讨厌孩子”,想要完全发泄怒火的状况。

只不过有些父母选择“指责”“打骂”孩子;

有些父母选择另一种手段——隐性攻击。

举个例子:

一位母亲做了一桌子饭菜,等着孩子放学回家吃饭。

孩子回家后,看到饭菜只说了一句:

“妈妈,我今天不想吃这些,我想吃零食,因为同学今天也吃了零食。”

此时,母亲的情绪波动是这样:

委屈——抱怨——愤怒——隐性攻击。

正常情况下,遇到这种情况的父母都会生气。

“我辛辛苦苦做了几个菜,你却轻飘飘说一句不想吃?好啊,既然你想吃零食,那我就让你吃个够”。

于是,母亲带孩子买了许多零食,然后盯着孩子要求他全都吃光。

吃到一半,孩子说:“我吃饱了,不想吃了”。

母亲说:“你不是想吃吗?多吃点,吃光才能回家”。

孩子又说:“可是我真的吃不下了,我不想吃了”。

母亲继续隐性攻击,直到孩子全都吃完为止。

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合理吗?

看似合理,实则是一种冷暴力;

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想要教育孩子的初衷。

-02

父母的隐性攻击,会给孩子造成哪些伤害?

1、产生痛苦的情感体验

看到梅子,人的嘴巴里就会分泌酸水,虽然没有吃,却感觉那种很酸很涩的糟糕体验。

看到指甲摩擦墙壁,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视频,即使没有放出声音,有些人也会感到不适。

这些糟糕的情感体验,都是类似的。

当父母对孩子隐性攻击时,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产生了痛苦的体验。

当他看到零食时,并不会想到零食的味道,而是会想起父母带给自己“痛苦的回忆”。

心理学上讲:

未知的,不知道何时回爆发的负面情绪,要比直接爆发的负面情绪,更令人感到恐惧。

父母直勾勾地盯着你,眼神中带着杀气,但却一言不发;

父母直接批评你,冲着你发火。

这两种情况,哪一种让你恐慌?

毫无疑问,是前者。

2、极端的相处模式,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在一段关系里,最伤人的相处模式是什么呢?

用最冷漠的语气,最冷淡的姿态,说着看似情绪稳定的话。

就像爱人之间的相处。

你能察觉到对方生气了,可对方偏偏说:

“我没生气啊,我为什么要生气?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这个时候,就会让你产生情绪和心理上的压力。

同理。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长时间用这种“伪善的,虚伪的”,看似为孩子好的模式跟他们相处,也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压力。

有个词叫“惊弓之鸟”。

任何极端的相处模式,都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发展。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哪些是极端的模式?

比如:

一味地指责,只要犯错就对孩子一顿嘲讽输出;

一味地隐性攻击,用冷漠,逼迫等方式,让孩子不得不服从。

-03

如何跟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个办法,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孩子相处;

同样适用于情侣,夫妻关系的相处。

第一:打直牌,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对方做的某件事,让你不舒服;

他做的某件事是错的,是你不理解,不认同的。

这个时候,直接表达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你这样做,原因是xxx”

“你这样做,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你是否考虑过我的感受?”

表达你的内心想法,说清楚你的情绪,以及你为什么不认同对方。

第二:批评对方之前,先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对方,你会怎么做?

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爱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选择?”

“我在孩子的这个年龄,做了这种错事吗?”

先让对方解释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再去分析利弊。

好与不好,也有两面性。

父母看着孩子成长,其实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们需要跟孩子对话,而不是掌控。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代际关系传递”。

意思是:

你的父母如何对你,将来你就很容易如何对你的孩子。

家庭模式,婚姻模式,其实就是对我们自身原生家庭的复制。

话题:

你有没有遭受过家人的“隐性攻击”?

(作者何所欢: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自我成长性格等心理学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