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 王际娣
广西、海南是我国红树生长的主要省区。近年来,红树林的保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广西、海南两地分别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修复力度及保护力度,两省区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海上森林”生气十足。
【资料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是我国红树的主要生长区,近年来,两地积极落实红树林保护相关精神,加强红树林的修复,推动退塘还林还湿,加强生态保护。截至今年5月,广西红树林面积达9330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2.7%,面积位居全国第二;海南就红树林保护修复出台了《海南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2020-2025年要营造和修复红树林总面积达5235公顷。
科学管护 筑牢“蓝屏障”生态体系
近年来,广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通过滩涂补种、生态景观林带等工程建设,着重对残次、断带和宜林滩涂地进行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当前,广西的红树林总面积约9330公顷,主要分布在北海、防城港、钦州三市,其中北海的红树林面积最大,截至2022年底,北海红树林资源面积已达4210.99公顷。
从北海银滩风景区沿海景大道向东骑行约十公里便是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景区内成群的白鹭拍打着翅膀时而飞翔,时而落下;放眼望去,海岸线上翠木葱茏,近600亩红树林在海浪的推动下摇曳生姿。
据了解,早在2019年,广西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此后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红树林资源巡查制度,建设广西红树林监测与管理平台,实施红树林常态化、网格化巡护监管模式,将红树林范围按市、县、乡镇、村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网格进行全方位监管巡护。
距离北海市区约100公里的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十四名护林员每天早上八点便准时出门巡护,要到中午或者下午才回来,一天走十多公里是常有的事。“我们保护红树林,并非仅仅保护红树,更多的是通过保护红树来保护整个生态系统。”该保护区英罗站站长庞继山说道。
该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199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在广西防城港市,全国最大、最典型的海湾红树林和城市红树林便坐落在此,该市现有红树林面积2016.3公顷,被联合国环境署批准列入全球三大GEF红树林国际示范区,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目录。
广西、海南两地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修复力度及保护力度,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海上森林”生气十足。张国斌 / 摄
近年来,防城港市念好“管、护、研”三字诀,“管”即全面构建“一网统管”体制;“护”即实施红树林常态化专职巡护和“陆、海、空”全方位监管,形成巡护员在岸上巡逻、执法船在海面巡查、无人机在空中监控的监管新局面,保护区内红树林巡护率达100%;“研”即进一步推动红树林保护科研创新,今年3月,广西首个红树林生态产业研发中心便在防城港市挂牌成立,这为红树林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于未来的发展,广西海洋局副局长谢显之表示,下一步,广西将不断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调查评估和碳交易试点工作,并逐步覆盖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到2023年末,争取保护修复红树林面积1400公顷。
海南退塘还林 再造海上绿洲
红树作为喜温热树种,成片生长在海边滩涂,海南岛气候条件可谓是红树林的天然温床,海南岛滩涂面积大,红树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是我国红树植物的分布中心。
海南省红树林地约6533.33公顷,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东寨港、清澜港和南部的三亚港及西部的新英港等。其中东寨港和清澜港是海南最大的红树林分布区。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海南红树林核心区之一,因其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的稀有性以及其旖旎风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每到周末,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盘活了一方经济,当地村民由靠养鱼为生摇身一变成为餐馆或民宿老板,真正享受到了红树林生态红利。
然而,过去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寨港周边的养殖塘“野蛮生长”,给环境造成了破坏,也影响到了传统的渔业,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
这种转变得益于海口市大力开展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和红树林造林工作。据东寨港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以来,海口清退养殖塘5776亩,修复红树林4523亩,新增红树林4731亩,其中退塘还林3260亩,滩涂造林1471亩。
十年如一日呵护红树林,东寨港的水质从过去的劣Ⅴ类提升为Ⅲ类,鸟类记录从2013年194种增加到229种尤其是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时隔多年再现,鱼类记录从129种增加到165种。鸟类记录从,鱼类记录从2013年129种增加到165种。
东寨港的转变历程是海南红树林保护的缩影。海南的许多红树林在过去由于受到团水虱、台风、海平面上升、浅海养殖等因素的影响,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红树林的发展和养殖的矛盾有两个方面,一是养殖户追求的是高密度养殖,高产出,但这很容易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远远超出红树林对海水的净化能力;二是养殖需要在滩涂或者浅海区域圈地,导致红树林生长区域大幅度减少。”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的林学专家刘素青道出浅海养殖业的发展对红树林的影响。
2013年以来海南省多方寻求对策措施,通过退塘还林、滩涂造林、灾后修复等模式开展红树林修复工作。近年来,在海南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红树林面积逐年增加,并成立了9个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3个红树林湿地公园。据海南省林业局统计,“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共退塘还湿4.4万亩,其中新造红树林1.2万亩。
不仅如此,2022年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出台了《海南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2020-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总面积达5235公顷。《方案》明确,对海南省现有红树林实施全面保护,推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建设,逐步完成自然保护地内的养殖塘等开发性、生产性活动的清退,恢复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6月中旬刊
标签: